簡介
《江南民居》以合院式為基本形制,大屋頂、木構架、榫卯結構、拾梁與穿斗結合。主要有天井式、庭院式、宅園式(園林宅第)三種類型。平面布局為廳堂式,有軸線,建築外貌和諧樸素,內部木裝修細膩紛繁。它和禮制建築祠堂、宗廟、書院等一道以粉牆黛瓦、玄廊朱柱、天井、院落、大屋頂、小青瓦、瓦當、深擔、吉拙的屋脊、生動的脊飾、錯落有致的馬頭牆構成庭院深邃,參差顧盼的村落風貌。江南民居不僅僅是住人的容器,而且還有品節制度、禮儀精神。它集住、貯、生產、教育、民藝、祭祖祭天六義為一體,具有中華文化哲理、天人合一內省氣質、自律精神等特色和戀土品格、環農業特徵。作者還論述了江南傳統大屋中人、宅、天地(自然、社會、國家)之間的辯證關係。認為處理好住宅和人、自然、社會、國家關係,是實現人、自然、社會三者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作者
丁俊清,1943年生於浙江省龍游縣丁家村,198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從事規劃設計管理工作40多年,曾任溫州市規劃局副總工程師,溫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高級城市規劃師。主要著作有《中國居住文化》、《溫州鄉土建築》、《激水龍游)等,並出版詩集《打火石》。目錄
序
編纂“江南建築文化叢書”的緣起前言
一、國家從屋蓋下滋生——江南民居屋面
1.像扁擔一樣微微起翹的屋脊
2.山的延續,坡的再生——大屋頂
3.鵝兜差參,芙蓉出水——眾檐之美
4.方的田地,方的房子——型制
5.簡單實用,有美畢臻——瓦、瓦當
6.國家從屋蓋下滋生
二、濃妝淡抹,美在相宜——江南民居的牆
1.牆是織出來的
2.外牆、立面
3.高牆窄巷小弄堂
4.隔扇、木建築的牆、木板牆
5.馬頭牆
6.觀音兜
7.院牆、籬牆
8.城牆、長城及其他
三、通情達理的入口——江南民居的門
1.宅以門戶為冠帶
2.門的原始意義是防護
3.普通百姓家的門
4.大宅之門
5.門坊、門巷
6.門廳
7.古代民居大門是文化構件
8.其他門及傳統文化中門的其他意義
9.門聯——江南民居的文化空間
四、家家都藏一方小宇宙——江南民居庭院和天井
1.庭院之制是中國特有的住宅形制
2.天井式住宅
3.庭院式大屋
4.宅園式大屋
5.各式各樣的天井
6.祭天配祖——天井作用新說
五、如跛斯翼,其恭翼翼——江南民居品節制度
1.古代住宅有禮儀屬性
2.禮儀是什麼
3.住宅規模上的等級制度
4.平面布局中的禮儀精神
六、戀土品格和環農業特徵——江南民居空間構成和模式
1.生活方式決定居住模式
2.中國居屋的戀士品格
3.農業範式與環農業特徵
4.門一院一屋三段式的空間模式
5.院落——農業範式輻射的結果
七、寓教育於居室,蘊文學在宅園——江南民居社會責任感
1.中國居室文化是最具社會責任感的居室文化
2.成教化、助人倫——江南民居是本教科書
3.汀南同林宅第——居住與文學結合的產物
八、跟山走、跟水走——江南民居的環境意識和宇宙精神
1.江南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徵
2江南村落選址、建築布局的環境意識和生態美
3.建築型制的環境意識和生態美
4.創作手法上的環境意識和社會精神
5.生存風水學
6.江南水鄉民居的親水性
7.小街、水巷、河埠頭
九、點石為玉、夯土成金——江南民居磚石作、木作
1.就地取材——建築的生命力所在
2.點石為玉——磚雕
3.夯土成金——版築泥牆
4.水石同蹤——石作
5.會講故事的木頭——木雕
6.中國薪傳藝術三部曲——大小木作、家具
7.何以將身寄喬木——中國古人的心物觀念和生態精神
十、一塢梨花映村白,濃杏拂牆紅欲黑——江南民居外裝飾
1.粉牆黛瓦——徽派民居無色之美
2.玄欄朱柱——水鄉大宅的肅穆、寧靜之美
十一、水墨江南潑出粉牆黛瓦——江南民居輝煌發達的社會背景
參考文獻
索引
參觀考察線路圖
序言
這是晚唐詞人韋莊(836~910年)的《菩薩蠻》,詞中用優美動人的筆調,描繪出江南美景,充滿著人情味。他是西安人,後來由於戰亂來到江南,受到這裡風土人情的感染,甚至說出“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之語,可見江南一地,真乃人傑地靈了。
劉傑諸君所著的這套江南建築文化叢書,為我們展現了這種美的場景。這套叢書,好就好在它“不似學術,勝似學術”。它看來寫的都是建築,但更確切地說是建築文化,無論是林峰君的《江南水鄉》,丁俊清君的《江南民居》,王媛君的《江南禪寺》,劉傑君的《江南木構》,盛快君的《江南園林意境》以及張亞祥君的《江南文廟》等,都全面而精彩地表述了江南建築文化。貴在文化,把建築作為一種文化來看待,這就是這套叢書之至要者。
後記
歷時三載,書稿總算完成了,但我的思緒還在行走,就在書稿交付時,我借到蘇州開會之機,再一次尋訪了一些江南大屋,新的發現,新的感受還是很多,想再作一次補充修改,奈何出版進度要求,只能停筆。我感覺自己不是用知識在寫這本書,而是用生命在寫這本書,一個人的生命是不斷延伸的,也就會不斷地產生新的感情,因此,文章也就永遠寫不完。
寫這本書既是辛苦的勞動,也是一種美的享受,要是有人問我對江南大屋最深的感觸是什麼,我的回答是:江南民居是江南人根據當時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方式創造出來的最好的居屋形式,它是生命的延伸。人們常用黑白來借代江南民居,這裡的黑白不僅是指外部顏色,更主要的內涵是指精神,一座老屋儘管風吹雨打破損殘缺,但精神是完整的,其精神如新,感動如新。
現代富人,多爭著遷到國外或搬到大城市中去,有多少能把家安到平民百姓中去?中國傳統居住文化,則以家鄉為家,與民同住,這是一種大智慧;這些大屋當世為主人所用,後世為大家所享受,這是一筆文化瑰寶,是一本教科書。
在本書出版之際,我要感謝所有對之關心和幫助的人。有計畫、有系統地參觀、採訪古民居,先後是由葉敏、余豪章、劉紅兵三位同志為我開車的。規劃設計研究所沈春園、葉眾樂、林思漪、陳樹淑、項俊偉等同志幫助我整理材料和照片,插圖(鋼筆畫、素描)是由劉淑婷、賴平平、楊克明、陶瓊燕、葉碧洋、周雲蕾、王岳富同志協助的。更要感謝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同志們。最後還要感謝劉傑副教授,沒有他的策劃和鼓勵,也就沒有本書的問世。